“看不见的手”概念,是亚当·斯密在《国富论》著作中提出的。
《国富论》的中心思想,认为自由市场实际上是个自行调整机制,即看不见的手,自动倾向于生产社会最迫切需要的货品种类的数。基本还是供需关系在调整平衡。
但是,历史和实践证明,看不见的手调整并没有很好解决平衡问题,总是滞后,造成损失甚至是经济危机。因此才有马克思主义的计划经济思想。目前计划经济虽没有取得成功,而是教训和损失更大,但只能说明,不是计划经济不好,而是没计划好,没办法计划好。马云的新经济观点,认为在大数据时代,可以运用大数据做到预测,从而实现计划经济。
大师专家权威有钱人想怎么说就怎么说,草根小民也谈点个人感悟。
生产流通消费是规律,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。所谓看不见的手,实质反映了信息。信息的不完全,不及时,不准确,造成了生产决策的模糊甚至误判,导致了供大于求,以至于造成资本流通停滞,浪费了资源,影响了经济正常运行。是否信息准确、及时、全面、完整,就可以实现供需平衡?大数据能否解决这个问题?理论上看似可行。但目前的大数据还只是被动搜集,根据发生的事件猜测消费者的可能需求,所以,仍然不能达到精准。而且信息泛滥爆炸时代,搜集信息的成本甚至高过信息本身价值,导致了多数人无法实际广泛运用这种方法。
信息的源泉是人,人不仅制造信息,而且传播信息,接受信息,运用信息,制造更新信息,循环往复,影响了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曲折运行。
虽然大多数信息可以量化,我们称之为数据,但是,还是有很多无法量化分析的信息,同样影响着经济运行。比如情感。无法预测人们抢购食盐、大蒜的行为也解释不清为什么。即使可以量化的信息,未必全都能搜集到。比如每个人口袋里的钱和存款,特别是藏在黑暗角落的钱袋,而这些信息直接影响消费购买力。
如何让看不见的手看得见摸得到,这是问题更是课题。
还是从信息谈起。信息的第一要素是信,不信价值为零,曲解的、负面的信息价值更是负数。其次是真实,虚假的信息比不知道危害更大。再就是及时、全面,这恐怕更不容易做到。马后炮也许亡羊补牢,但要付出代价成本。
看不见的手之所以看不见,就是信息不能及时,无法实现真实全面,所以判断决策容易失误。而根本原因是信息落实不到责任者,无人负责的信息只能见仁见智自行承担后果。
既然信息是人制造的,谁制造的信息谁负责,谁承担后果,是不是可以解决这个问题?如何变搜集信息猜测变成精准负责的信息通告?是否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思路?
曾经说过一句话,掌握不等于掌控,如何变掌握为掌控?也许曾文正公的集众人之私成一己之功的思想可以借鉴。集众私顺应欲望掌控度,是否可以成大公成大功?
生产流通消费是规律,参与交换分配是逻辑,分配规则决定财富分布曲线是结论,以衡求和是宗旨。制定符合人性人心的分配规则,通过利益捆绑,让消费者的需求信息提前告知,可以获得利益但同样要负责,契约保护诚信,规则产生力量。精准的产消信息对接能否实现市场情况下的经济计划?将来的趋势不是物美价廉、服务周到就可以吸引消费者,靠做同样的事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、成本更低、效率更高的同质化竞争,不会让企业长治久安。而是在消费者认同产品的前提下,消费的同时还要参与分配赚钱,变支出为赢利,变负号为正号。谁这方面做的公平、公正、完善谁才能吸引消费者,谁能让更多的消费者参与其中才能做大做强。
组织经济分配理论,组织行销模式方案,能否践行实证,变看不见之手成为有形工具,只能看结果再争鸣,因为世人只认结果。